2025年第一批“曲靖好人”候选人公示
按照曲靖市委宣传部工作安排,市委宣传部文明实践培育科联合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等单位在全市组织开展“曲靖好人”评选宣传活动。在各县(市、区)文明办、各行各业层层组织推荐的基础上,经“曲靖好人”评委会认真评议,评选出2025年度“曲靖好人”候选人19名,现予公示,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公示时间为2025年7月21日起至7月25日止(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如对被公示人员有异议,单位和个人均可来信来访,向曲靖好人评审委员会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反映。
地址:曲靖市麒麟区文昌街67号市委宣传部文明实践培育科;
邮编:655000;联系电话:0874-3122302(传真)。
附件:1.2025年度“曲靖好人”候选人名单
2.2025年度“曲靖好人”候选人事迹简介
曲靖市委宣传部文明实践培育科
2025年7月21日
附件1
2025年度第一批“曲靖好人”候选人名单
(19名)
一、助人为乐类(3名)
程薇薇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罗雄镇云贵路423号
马仲松 曲靖供电局变电运行一所高级值班员
李兴荣 会泽县兴荣红色文化旅游开发公司经理
二、见义勇为(3名8人)
廖艳奎 生前系罗平县板桥镇乐岩居委会大营村83号村民
黄吉稳、黄友德、余元付 宣威市新华村委会黄家村十四组村民
袁小自等4人 陆良县三岔河镇水阁村委会许家圩村10组村名
三、诚实守信(4名)
李丽英 陆良县三岔河镇寺脚村委会三家村博雅布艺法人
毛光友 富源县卡友兄弟商贸有限公司法人
张 伟 会泽张氏斑铜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总经理
李树珍 罗平县多依河阿依民族服饰店店主
四、敬业奉献类(5名)
陶春艳 宣威市农硕农特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方 琼 中共曲靖市委办公室机要交通科科长
余雪波 曲靖市特殊教育学校党总支副书记、校长
李艳红 麒麟区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纪委书记
毛 飞 曲靖富源供电局配电管理所副所长
五、孝老爱亲类(4名)
虎彦芳 会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刘关发 旧屋基彝族乡小新寨村委会副主任
曹玉会 宣威市得禄乡志度村4组务农
杨 洁 朝阳社区尹一居民小组妇代小组长、教育监督小组成员
附件2
程薇薇助人为乐先进事迹简介

程薇薇,女,汉族,1981年4月出生,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罗雄镇人,初中学历,自由职业者。
程薇薇2023年加入曲靖市红十字会遗体人体器官捐献志愿服务队成为其中一名志愿者,同时加入曲靖市红十字会个人会员,入会期间认真遵守会员章程,履行会员义务,按时缴纳会费,积极参加志愿服务队组织的各类活动,通过宣传动员身边的3位亲友办理了遗体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手续、加入了遗体器官捐献志愿服务队志愿者、成为曲靖市红十字会会员。
2023年8月22日程薇薇婆婆胡长兴在家病逝,程薇薇为其办理了昆明医科大学的遗体捐献手续成为一名“大体老师”。丈夫高佳圣于2024年10月27日突发脑梗入院抢救,病危期间积极主动联系曲靖市红十字会遗体人体器官捐献志愿服务队戚队长,为丈夫办理了遗体人体器官捐献登记手续,高佳圣于2024年11月24日病逝,终因器官捐献未能达到器官捐献的法律规定要求,故只能捐献遗体供祖国医学临床研究,病逝当天联系了曲靖市红十字会遗体人体器官捐献志愿服务队队长,为丈夫高佳圣办理了遗体捐献的相关手续、随后送往昆明医科大学成为大体老师。
马仲松助人为乐先进事迹简介

马仲松,男,回族,1998年7月出生,南方电网云南曲靖供电局变电运行一所高级值班员。
2024年6月9日下午,马仲松在曲靖市麒麟区翠峰东路万道星光广场健身时发现身旁有人突发疾病,他迅速打车将患者送往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并帮助患者缴费、办理入院手续、协助医护人员将患者送往胸痛导管手术室。经医生诊断患者心血管堵塞达90%,情况十分危急,他一直守候在胸痛导管手术室外,直到患者家属赶到,交接并确认患者已脱离生命危险且能得到妥善照顾后,他才离开医院。由于送医及时,患者手术后一周便康复出院。马仲松从未向任何人提起这件事,直到2024年8月19日,经患者多方打听,才得知马仲松的姓名和工作单位。
工作中,他勤于学习,苦干实干,业绩突出,2023年、2024年分获中国创新方法大赛云南赛区决赛二等奖、一等奖,2024年11月代表云南省参加2024年中国创新方法大赛全国总决赛。
李兴荣助人为乐先进事迹简介

李兴荣,男,1965年生,云南会泽人,退伍老兵、红色文化传承者。
1982年参军并参加老山战役,1986年退伍后创业致富。2004年倾尽积蓄创办1200平方米红色文化展览馆,收藏红色文物10万余件,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累计接待100万人次。20年来义务宣讲红色故事2000余场,为多地纪念馆捐赠文物数百件,每年举办免费红色主题活动,培育"红色小讲解员"传承长征精神。帮扶23名退役军人及贫困群众创业,促成80余人就业,资助困难老兵缴纳养老保险、脱贫致富。其展览馆获评省级廉政文化示范点。被中宣部表彰为“全国红色文化旅游先进个人”。荣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云南省最美退役军人"等称号。
李兴荣将览馆铸就成为新时代的精神灯塔,以军人本色守护红色根脉,宣讲革命战争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用半生坚守诠释奉献情怀,用行动诠释着真正的英雄从不褪色。
廖艳奎见义勇为先进事迹简介

廖艳奎,男,汉族,1993年5月生,罗平县板桥镇乐岩居委会大营村村民。
2025年5月3日下午,罗平县九龙街道以洪社区小洪麦村黄泥河边,一名少年不慎坠入湍急河中。危急关头,廖艳奎闻讯飞奔而至,毫不犹豫跳入激流施救。面对少年因惊恐产生的缠绕和汹涌的水流,廖艳奎几度呛水下沉,仍拼尽全力?;ど倌?。在生死瞬间,他爆发出惊人力量,绕到少年身前持续托举,为其争取呼吸空间。最终,在热心群众协力下,少年成功获救,但精疲力竭的廖艳奎不幸被河水吞噬,英勇牺牲,年仅31岁。
廖艳奎是家庭的顶梁柱,悉心照料智力残疾的母亲十余年,是公认的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在村里,他乐于助人,有口皆碑。他的壮举绝非偶然,是刻在骨子里的善良使然。面对危难,他挺身而出,用生命诠释了见义勇为的高尚品格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廖艳奎的生命虽已定格,但其大爱精神如同永恒灯塔,照亮人心。
黄吉稳、黄友德、余元付见义勇为先进事迹简介



黄吉稳 黄友德 余元付
黄吉稳,男,汉族,1970年3月出生,宣威市务德镇新华村委会村民。
黄友德,男,汉族,1977年5月出生,宣威市务德镇新华村委会村民。
余元付,男,汉族,1982年8月出生,宣威市务德镇新华村委会村民。
2024年7月2日18时许,宣威市务德镇新华村黄家村村民黄浚雄不慎落入牛栏江。其母亲刘东玉发现后,虽不识水性,仍跳江施救,却被湍急江水吞没,陷入昏迷顺流漂下,情况万分危急。正在附近施工的黄吉稳、黄友德、余元付听闻江岸群众的呼救,立即飞奔至江边。面对汛期上涨2~3米汹涌的江水,黄吉稳毫不犹豫率先跃入激流,黄友德、余元付紧随其后,在下游相继入水搜救。三人顶着巨大水流阻力,在群众指引下奋力搜寻,黄友德率先发现卡在桥墩处的刘东玉,三人紧密协作,历经艰险,最终成功将其救至岸边。在场村民立即协助控水并及时送医救治,最终刘东玉成功脱险?;萍?、黄友德、余元付三位同志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不顾个人安危,勇救落水村民,展现了见义勇为的崇高精神,传递着社会正能量。
袁小自见义勇为先进事迹简介

袁小自,男,汉族,1951年12月生,陆良县三岔河镇水阁村村民,有40年党龄。
2024 年 8 月 25 日,一女子骑电动车载两幼童失控冲入杜公河。73 岁的袁小自闻声,不顾腿疼奔至河边,见 5 岁男童倒插水中、3 岁女童被冲向下游,立即抓起竹竿救援。72 岁的潘小四、79 岁的冯小美赶来协助,57 岁村民许国生跳入河中救女童。袁小自指挥众人合力救起两童,女子不幸身亡。
袁小自平日组建 “银发先锋” 志愿服务队,负责村治安等工作。事后,他带领队员在河畔巡逻,自费设警示牌。2024 年 9 月,四人获 “见义勇为群体” 称号。他说:“党员不是身份,是一生的责任?!?其事迹彰显了基层党员的担当,是 “为人民服务” 的生动体现。
李丽英诚实守信先进事迹简介

李丽英,女,汉族,1982年4月生,陆良三岔河博雅布艺法人,因脑瘫致肢体二级残疾。
童年时,她靠弟妹背负上学;15 岁立志自立,练用脚翻书、用嘴写字。2003 年学做窗帘,以百倍努力克服身体障碍,半年练就手艺。2009 年开 “博雅布艺”,坚守 “布不好不卖、活不好不收钱”,坚持从正规厂家进货并公示检测报告,还设 “成本透明本”,曾追 2 公里退还多收的 100 元定金。
2018 年获创业补助后,购 3 台二手缝纫机免费教残疾人手艺,总结 “三步法” 教学,助多名学员就业创业。她的诚信理念影响带动了 20 户残疾人家庭诚信创业。
从需人背负到独当一面,李丽英用行动证明:身体残疾挡不住灵魂站立,她的诚信坚守是对 “自强” 的最好诠释,正如她所说:“轮椅走不快,但每一步都踩得实?!?/font>
毛光友诚实守信先进事迹简介

毛光友,男,汉族,1983年3月出生,群众,富源县卡友兄弟商贸有限公司法人。
从事14年运输行业的毛光友深知睡眠对于行车安全的重要性,2017年,他携妻子杨娅创立"卡车宝贝"工厂,专注于为卡车司机定制卧铺床垫。为保证产品适配性和舒适性,毛光有亲力亲为亲自测量300余款卡车卧铺尺寸,建立精准数据库,打造出行业领先的定制化服务。"诚信"二字贯穿企业运营的每个环节,无论深夜还是凌晨,只要卡友有需求,他都亲自送货上门,24小时响应送货需求,累计行程数万公里;建立多渠道售后体系,根据卡友反馈完成产品7代升级。其产品不仅畅销全国,更远销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年销售额突破百万。2024年,毛光友联合壳牌发起"卡友蓄力计划",捐赠价值40万元的500张床垫,将商业成功转化为社会关怀。
他常叮嘱卡友"注意安全,?;丶?的温情话语,折射出超越商业利益的人文关怀。
张伟诚实守信先进事迹简介

张伟,男,汉族,1988年9月出生,民盟盟员,云南省最年轻的省级非遗传承人,现任会泽张氏斑铜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兼总经理。
2013年,他放弃国企工作投身濒危的斑铜技艺?;?,凭借技术创新将成品率从30%提升至75%,获评"云岭技能大师"称号。他创立的企业坚持诚信经营,开发50余种文创产品,年销售额突破300万元,其设计的"斑铜漂炉"更以56万元创下单品纪录。张伟推动斑铜入选国家级非遗,带动产业链年产值超2000万元。他创办传习馆培养专业人才,探索"非遗+旅游"新模式,助力古城申遗。被评为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
从挽救濒危技艺到制定行业标准,张伟用科技创新激活传统工艺,以产业思维重塑文化传承,以一诺千金诚信准则担当社会责任,让斑铜技艺成为涌动时代脉搏的文化IP和乡村振兴的产业引擎,谱写了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精彩篇章。
李树珍诚实守信先进事迹简介

李树珍,女,布依族,1979年11月出生,群众,罗平县第十八届人大代表,罗平县多依河阿依民族服饰店店主。
“刺绣不仅是手艺,更是布依人的语言,每一针都藏着祖先的智慧?!崩钍髡渲铝τ诖泻秃胙锊家雷宸沃谱骷家?,她参与“布依刺绣进课堂”活动,培养出30余名年轻绣娘;带动刺绣合作社成员月均收入达3千元以上,助力26户建档立卡户脱贫;她积极推动非遗“破圈”,带动近200名妇女实现居家就业……。李树珍用一针一线串联起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的双重使命,2017年荣获曲靖“最巧绣娘”提名奖、2023年被认定为“市级乡村工匠”,2021年—2024年先后被评为“县、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从深山绣娘到省级非遗传承人,李树珍以工匠精神守护民族根脉,以创新思维激活传统技艺,成为布依族妇女自强不息的缩影。
陶春艳敬业奉献先进事迹简介

陶春艳,女,汉族,1971年11月出生,群众,宣威市农硕农特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创建人。
她扎根乡土,播撒科技兴农梦。十一年来,以白及为笔,绘就产业富民画卷。曾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云南省劳动模范、省科技特派员、珠源工匠、珠源最美科技人等荣誉。
她是脱贫“及时雨”,吸纳61户建档立卡户稳定就业,户均年增收超5000元。
她是科技“领头雁”,取得3项发明专利、2个新品种,年产优质白及组培苗1.5亿株畅销全国。打造5000亩核心示范基地,带动14个合作社,辐射建成1.2万亩中药材基地,成为产业脊梁。
她是致富“贴心人”,累计免费培训农户2万余人次,送技到田间;年提供岗位200余个,接收20余名大学生实践,培育生力军。她恪守“良种出良药,良心做产业”信条,倾力建设“白及小镇”,让朵朵白及绽放为乡亲“幸福花”、家乡“魅力花”、健康“养生花”,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方琼敬业奉献先进事迹简介

方琼,女,汉族,1984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共曲靖市委办公室干部。
“文经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请放心。”十三年来,方琼同志一直以严谨细致坚守岗位,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她善作善成,积极探索文件拟办、文件管理、档案分类等办公室业务工作有效做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成为全市党政机关学习借鉴的典范;她创先争优,牵头建立文件交换站,历史性解决市级机关纸质文件流转难题,相关工作被上级部门通报表扬,浙江、青海等地相关部门前来学习借鉴;她爱岗敬业,工伤八级仍毅然提前返岗坚守岗位。先后荣获“全国2024年度业务目标绩效管理考核优秀个人”“云南省国家贫困地区重大专项普查优秀个人”“曲靖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连续四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记“三等功”两次。
方琼同志用年复一年坚守与奉献,以奋斗为笔、以担当为墨,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篇章,诠释着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
余雪波敬业奉献先进事迹简介

余雪波,女,汉族,1969年11月生,中共党员,正高级教师,现任曲靖市特殊教育学校党总支副书记、校长,曲靖市第六届政协委员。
“让每一个残障孩子至少掌握一项生存技能,更好地回归主流社会生活”,这是余雪波扎根特教事业的初心。2009年任职以来,她直面学校职业教育薄弱、资金短缺等重重困境,带领团队破局攻坚,让学校年年有变化、月月有新意。她深耕特殊教育,为帮助特殊儿童掌握生存技能,创新职业教育模式,发展本校非遗项目,引入麦秆画、烙画、陶青花等非遗项目,联合高校、企业和工匠等开展教学,使近十年聋生、盲生就业率分别达89%、85%。2014年,她带领全体教职员工在全省率先启动送教上门,11年间惠及80多名中重度残障儿童,送教近千次。她推动普特融合,组织近万人次特殊学生走进普通课堂,促进相互理解接纳;成立“爱·时光”艺术团,让特殊孩子在艺术中绽放光彩,该艺术团被评为“云南省中小学校高水平艺术团”。
多年来,余雪波荣获“云南省三八红旗手”“云南省巾帼建功标兵”“曲靖市名校长”等多项荣誉。她以爱为壤、以智为泉,在特教路上做破壁者与点灯人,让每一朵“迟开的花朵”绽放独特光华。
李艳红敬业奉献先进事迹简介

李艳红,女,汉族,1976年12月6日出生,护理本科学历,中共党员,历任麒麟区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纪委书记,兼云南省康复医学会康复护理专委会副主委、曲靖市护理学会常务理事、护理科普专委会主委。
工作30年,带领团队获国家专利9项,实现医院护理科研零突破。作为省级重点专科带头人,创新管理,培养专科护士30名,开设5个护理门诊??挂咂诩渫吵锶悍揽?,完成核酸采样88万人次。获“云南省优秀护士”“曲靖市杰出护理工作者”等荣誉20余项。任纪委书记后完善制度118项,监督重点事项89次,助力清廉医院建设。主持科研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发表多篇论文,编写护理规范。创新护理技术获省级奖项6项,推行品管圈活动3次获全国优秀奖。注重团队建设,提升护理质量,所在集体多次获评省市级优秀护理团队。
毛飞敬业奉献先进事迹简介

毛飞,男,彝族,1985年1月出生,云南富源人,中共预备党员,云南电网公司曲靖富源供电局配电管理所副所长。
从雪域军营到云岭电网,他以23年坚守诠释“敬业奉献”。面对高空带电作业高风险,他苦练技能,膏药贴身成为“勋章”,屡获曲靖市、云网、南网及全国竞赛佳绩,成为云南电网带电技能标杆。他以军人纪律抓安全,推行准军事化管理,累计完成3000余次带电作业零事故,多供电量3200万kW?h,避免30万户停电,挽回经济损失500余万元。他依托“毛飞创新工作室”带领团队开展各类技术攻关,研发“NFC工器具管理装置”,效率提升92%,先后授权1项国际专利、25项国内专利。
先后荣获曲靖市“五一劳动奖章”“珠源英才首席技师”、南方电网三等功、云南电网“劳动模范”等80余项荣誉,他用军人的坚守、工匠的执着,守护着万家灯火。
虎彦芳孝老爱亲先进事迹简介

虎彦芳,女,回族,1975年出生,会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
她以孝道和大爱践行家庭责任,26年来悉心照料患病的老父亲和截肢的公公,承担三位老人的生活医疗开支,并帮助多名贫困家庭子女完成学业。她像对待亲生女儿一样抚养弟弟遗孤,并资助两名因母亲患癌濒临辍学的远房表亲,最终助力他们考入大学。她坚持28年无偿为亲戚朋友管理教育子女,关注他们的学习与心理健康。此外,她长期帮扶老家孤寡老人,送去生活物资和医疗关怀。虎彦芳家庭获曲靖市"文明家庭"称号,其个人多次获全国及省市农业系统表彰,丈夫毛国雄亦获"见义勇为"荣誉。
她以"小家幸福不算幸福,大家幸福才算幸福"为信念,用行动诠释了教育扶贫、孝老爱亲和社会担当,展现了基层农技工作者的高尚品格。
刘关发孝老爱亲先进事迹简介

刘关发,男,63岁,中共党员,旧屋基彝族乡小新寨村委会副主任。
刘关发同志长期悉心照料年迈多病的双亲及聋哑舅舅。父母相继骨折、瘫痪(父亲因脑梗瘫痪近一年)、母亲离世,他始终不离不弃。瘫痪父亲大小便失禁且患阿尔茨海默病,仍精心护理,从未生褥疮。对85岁聋哑舅舅如父母,照料细致入微。他打破了“久病床前无孝子”的俗语,成为孝老典范。
秉承老党员父亲教诲,刘关发常年主动帮助邻里老人。早年徒步20公里帮老奶奶扛竹子进城;如今坚持免费接送赶集老人。他认为关爱老人是党员本分,是举手之劳。作为长子,他主动承担赡养重任,支持在部队服役的弟弟安心工作,兄弟情深。妯娌和睦如亲姐妹。以身作则,带动邻里团结互助,营造和谐村风。
刘关发同志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初心和中华民族孝老爱亲、团结互助的传统美德,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范。
曹玉会孝老爱亲先进事迹简介

曹玉会,女,汉族,1974年12月出生,宣威市得禄乡志度村4组村民。
2018年2月,曹玉会丈夫的弟弟不幸病故,留下时年9岁和6岁的两个女儿,又因孩子生母早在2013年便离家失联,两侄女顿失依靠,只能和年近八旬、体弱多病的祖父艰难过活。2019年,祖父病情加重,两侄女孤苦无依,曹玉会心怀不忍,克服困难,毅然将侄女俩和公公一并接至家中照料,主动承担起奉养公公、抚育侄女的双重重担。
曹玉会悉心照料年迈公公,视侄女如己出,倾注无私母爱,教导家人和睦互助。考虑到孩子幼年失怙的心灵创伤,她始终轻言细语,耐心疏导,教导为人处世与生活技能,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经其多年含辛茹苦的抚育,两侄女得以健康成长,如今,大侄女熊春艳就读八年级,小侄女熊东云就读五年级。曹玉会同志多年如一日的至善之举,孝老爱亲的崇高品德,赢得了乡邻的广泛赞誉,为弘扬良好家风村风树立了榜样。
杨洁孝老爱亲先进事迹简介

杨洁,女,汉族,1987 年 12 月生,曲靖经开区翠峰街道朝阳社区尹一居民小组居民。
10年前,公公与丈夫相继离世,她独自扛起家庭重担,起早贪黑经营早点店,支撑起年幼孩子与体弱婆婆的生活。作为母亲,她重视孩子教育,忙完生意就陪伴学习,既抓成绩也重品德,教导孩子正直感恩、独立自强,如今孩子成绩优异,连年获评优秀学生,且团结助人。对七十多岁的婆婆,她十年如一日照料:每日清晨备好两份早餐,变着花样做萝卜炖排骨、鸡蛋龙须面等;料理完饮食便打扫房间、换洗衣物,寒冬加电热毯、酷暑支蚊帐,街坊赞其 “比闺女还周到”,她只说 “都是该做的”。作为社区骨干,她热心助人,居民称 “有困难找杨洁”,常默默解囊、调解纠纷,用行动凝聚邻里和睦。
十年间,她以坚守让孝老爱亲落地生根,成为温暖他人的星光。